从《小儿垂钓》谈谈古人垂钓二三事
发表日期:2017/5/26 11:35:38 作者:周亚婷 有1083位读者读过
从《小儿垂钓》谈谈古人垂钓二三事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原文为:“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一、二句写形,三、四句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不搭理。至于他在“招手”之后,“路人”会意靠近,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全诗前三句描写的是路人(即诗人)所见,后一句“怕得鱼惊不应人”该是诗人的猜测或推断了。也正是这句,使小儿的“遥招手”合理合情,“问”与“应”相谐成趣,一个可爱的村童形象跃于纸上。那么,全诗最后一句推断如此熨帖自然,合乎情理,就不难让我们相问:胡令能谙于垂钓吗?回答是肯定的。
一、古代不少文人逸士视垂钓为风雅之事
垂钓是一项独具魅力的娱乐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乐此不疲。在浩如烟海,灿若群星的诗苑中,钓鱼古诗或写景,或怀人,或言志,或抒情,可称得上一枝独秀。特别是一些辞官归隐者,更是与溪对话,与渔为乐。姜尚垂钓磻溪,直钩无饵,离水三尺,愿者上钩。东汉隐士严光(刘秀的同学),不愿为官,不吞荣华富贵之钩,而隐居富春山,以耕田、钓鱼自食其力,千古传为美谈。柳宗元的《渔翁》和《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王维的《青溪》等都不难看出对垂钓的喜欢和志趣上的寄托。垂钓在古诗文中很多,古画中也不乏垂钓的内容。明代唐伯虎的《秋江垂钓图》和明代戴进的《秋江独钓图》都是以钓冶情的佳品。清代大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更是把垂钓提高到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境界。
唐代大诗人李白喜欢钓鱼,他常“闲来垂钓碧溪上”。 宋代的陆游晚年一直以垂钓、创作为乐。韩愈、苏东坡等都喜欢钓鱼。纵观历史,有很多名士高人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归隐乡里,过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活。可以这样说,垂钓虽不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之列,却也是不少名人逸士的附风弄雅之举,是众多文人雅士冶性炼志之选。唐朝诗人胡令能,曾隐居圃田(今河南中牟),又怎么能不躬亲体验,去垂钓一二?
二、家庭背景给诗人有垂钓之宜
资料显示,诗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既然诗人早年以一“匠”糊口,就应该跟现在的“手艺人”一样,得“脚踏千家门”,“口吃万户食”,行走乡间市井,这样,每每垂钓之趣事定能耳听许多,对垂钓之法就日积月累了。另一方面,“手艺人”也有行业淡季,闲暇下来,诗人完全有“执竿溪边”以解手痒之可能。
三、诗中的字里行间流露作者谙于垂钓
在唐代,垂钓技术很成熟,不少诗中也能知晓。乡村小孩“学垂纶”,肯定会用诱饵和钓饵的,诱饵是从嗅觉上渔鱼,钓饵是从味觉上起作用的。“草映身”,说明小孩知道隐藏自己,考虑到鱼的视觉效果。特别是诗中最传神 “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则是从鱼的听觉要求上得到的神来之笔。
《小儿垂钓》充满童趣的四句诗,三句白描,最后一句“怕得鱼惊不应人”,可谓“一语泄天机”,让人窥探到诗人即使不是野钓高手,也一定谙于垂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