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教研动态>> >> 正文

江宁区教育科研2017年下半年工作意见

发表日期:2017/9/6 9:01:54 作者:李强 有3162位读者读过

在融入中让教育科研“上天入地”

         ——江宁区教育科研2017年下半年工作意见

 

一、工作目标

2017年下半年,江宁区教育科研继续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科研模式、培育科研文化”为支撑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着重点,以“服务并推进个性化课堂建设与教师教科研建设”为着力点,以精品课题研究、校本课程探究、优秀科研团队打造为生长点,有效开展“融入式”教科研活动,让教育科研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增效力,在融入和创新中实现教育科研的深度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凝练区域科研文化

基于江宁教育的“十三五”规划和发展态势,以及区域教育科研的现实和目标,着力打造“融入式”科研品牌,全面融入学校发展,紧密融入教师成长,深度融入课堂改革,高度融入课程建设,努力培育和凝练区域教科研文化,让教育科研成为江宁教育人的自觉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形成具有江宁特色的科研理念、科研氛围、科研品牌,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改革发展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核心理念:打造“融入式”科研品牌;科研愿景:培育自觉的科研行为,丰盈幸福的教育生活;科研思路:研行合一,研必真切笃实,行必精察融入;科研策略:理论融入实践,课题融入工作,研究融入教学;改革融入课堂,创新融入课程,发展融入学校。

(二)强化课题引领作用

1.突出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实效性。强化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制定课题研究管理细则。立项规划课题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时,课题组全体成员和科研骨干应到会参加学习和交流;课题开题论证后课题组要及时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组织研讨、重新修改研究方案,并按要求上报区教科室。开展好“十三五”首批立项规划课题开题论证和研究工作,规划好课题研究的方向、策略,加强过程研究,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特色发展、课堂质量提升、课程建设以及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假课题、空研究,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和品质。

2. 组织好年度各级规划课题申报。实施“十三五”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申报,认真组织和指导2017年度国家、省、市、区规划课题的申报推荐工作,努力提高立项率。力求“十三期间”,全区每所学校、幼儿园都有省、市、区规划课题立项。

3.加强同类课题的研究。依据学段、关注研究项目的聚焦视域、具体内容等元素,组建同类课题研究共同体,组织同类课题相关交流研讨活动,同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实现研究的双赢发展。

4.遴选培育精品课题。在立项课题的基础上遴选优势项目作为 省、市、区“精品课题”培育对象,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地指导帮扶,深入实践,深度研究,高度提炼,锻造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品牌,切实把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5. 优化“个人课题”研究质量。通过网络管理、过程管理、多层次交流等途径规范管理,促使个人课题研究更真更实更好,推动个人课题研究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融合,与课堂、课程的融合,与学生发展的融合。今年下半年重点做好区级第九期个人课题的结题和市级第九期、第十期“个人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有效组织开展区级、片级与校级个人课题交流展示活动。

6.总结推广优秀成果。加大课题成果及时转化与推广的指导,引领优秀的课题组在省、市、区、片、校不同层面主动开展“十二五”课题研究的成果提炼和经验分享活动,在推广过程中让优秀经验形成校本优势项目,进而形成校本品牌。精品课题以及省级以上规划课题,要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宣传推广成果或在一定范围召开成果发布会,积极参与高层次教科研成果的评选活动,提升成果影响力。

(三)深化“精品菜单”讲座

1.“精品菜单”讲座,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是草根教育科研的智慧,是区域教育科研的特色,是一线教师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深受喜爱,影响广泛。下半年,结合区域教育主题,创新讲座主题板块,进一步丰富“菜单”内容,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分享。

2.各校一方面要发动教师积极加入区、校两级“菜单库”的建设,做到每所学校、幼儿园都有校本特色的菜单库;一方面要根据需要从区、校两级“菜单库”做好“点菜”工作,组织好“菜单”讲座活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荐优秀“菜单”走出区外。教科室将遴选一批“精品菜单”编撰成《江宁区精品菜单集》出版,扩大其影响力。

(四)着力建设科研团队

1.有效组织开展校、片、区级科研培训,全区每位教师当年至少参加一次科研培训, 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有序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论文的评比和写作指导,促进群众性教育科研普及。组织好2017年区、市两级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使全区教师撰写论文、案例、个人课题等科研文章达到人均1篇。

2.多层次建设科研团队,构建教科研队伍梯队,培养教科研中坚力量。举办 “江宁区教科室主任提升班”“江宁区首届教科研高级研修班”“江宁区教科研带头人研修班”,量身定制研修课程,努力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外出学习和内部研训相结合、专家引领和自身研修相结合、专项培训和实地观摩相结合、个人提升和团队熔炼相结合等多种研修方式,真正过上有团队、有品质的科研生活,打造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让不同层次的科研人才有序发展。

3.“江宁区首届教科研高级研修班”在暑期上海学习研训的基础上,理论实践相结合,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每位学员为学校撰写一份课题申报方案,新学期将再赴上海深入学校参观学习和邀请上海教育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指导点评;教科室还将对各研修班学员发放教育专著,开展读书和交流分享活动。

(五)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1.进一步推动“融入式教科研”活动,整合多方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激活片级联动,强化各科研项目中心的建设,发展好“学校特色发展联盟””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中心”“课程游戏化项目共同体”等一批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学校、幼儿园;通过科研送教、科研沙龙、科研面对面等方式,把教科研与学校教师发展、课堂改革、课程建设等有机融合,助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校本需求,积极与各级科研部门对接,主动寻求专家引领与支持,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2.加强对“新优质初中”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力度,开展相关研讨实践活动,强化交流,聚焦课程,增强实效,提升各初中学校的内涵发展品质。

3.评选先进促发展。结合市教科研先进学校与先进教师的评选,制定评选细则,开展区级教科研先进学校与先进教师的评选,通过评优提升教科研工作。

(六)推进课堂深化改革

1.贴近一线、深入课堂开展研究,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课堂教学范式来指导区域课堂改革,帮助学校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促进课题与课堂的融入互动,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江宁个性化课堂”。

2.要从科研的角度,引入科研评课研究方式,制定基于学习科学的课堂观课、评课工具,组织江宁区课堂观察研究共同体,加强实践和交流,提升教师观课评课的水平,用新的科研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提炼优秀案例。

(七)推介教育科研典型

1.总结提炼区域内已经产生一定效果和影响的特色项目成果,及时发现推介在教育科研特色建设方面出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充实和丰富江宁区域教育鲜活的实践样态,优化成果提炼工作,力争参评省、市教科研成果获奖数位于省市前列。

2.全面加强特色项目建设工作,形成区域专业支撑和团队建设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特色项目研究在区域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区域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的典范。

(八)精心编辑教育资讯

在不断提高《江宁教育》双月刊出刊质量,服务江宁教育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教育热点、难点及新的教育政策、形势,定期编辑专题教育资讯。下半年围绕学校课程建设、核心素养培养两大主题,梳理相关理论、政策、实践经验,精选优秀案例,编辑出刊教育资讯读本,给学校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