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点想法
发表日期:2007/12/1 9:52:14 作者:无 有917位读者读过
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点想法
——听南师大吴永军教授讲座《校本教研:新课程的研修之路》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茅洪锋
吴永军教授从为什么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的含义及要素、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操作程序等四个方面深入地向我们介绍了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使我们对校本教研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没有教研,教学无活力;没有深入高质的教研,教学不可能发生深刻的质的嬗变和飞跃。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所以,重视教研,搞好教研,发挥教研力量,开创教育新局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对此,我觉得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紧抓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力量。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阵地。对教研组,必须建立目标管理,而且要通过考评,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激活教研群体的主体精神,使之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学术风气。
1、重视教研组的建立。教研组不属行政系列,是学校学术研究的一级单位,学校安排教研组长应更多地考虑到人选的研究意识,应设法让组内教师都有工作可做,要避免教研组的工作变成组长的一人之事。
2、实施组内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最实在、最系统、最深入、最能集中表现教研主体性,也最能展示教研成果的重要目标。教研组内开展课题研究是比较有效的形式。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组织者一定要追踪调研,检查落实。
3、抓实公开课教学。抓公开课教学,一方面是要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要促使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再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公开课教学的组织要体现梯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使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首先要保证是优质课,然后再加入教改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他们在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此外,公开课教学一定要组织好说课和评课活动,要通过说课和评课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从校本的实际来讲,这是校本教研的基石,抓实抓好了就是最好的校本教研。
4、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现代信息表明,某项实验和研究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更大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信息的多元组合。多元组合才能创造崭新的理性实体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体系。集体备课正是这样一个信息多元组合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一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教案的研究,也要有专题的研究;二要注意选题的实效意义和价值原则;三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尤其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四要注意集体备课既要体现理论探讨,还要实现实践操作,同时还必须强调反馈评价,整个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控制系统。集体备课采用沙龙的形式往往更能激发教师的思考。
5、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习也是一种教研活动,因为不学习,就谈不上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学习,势必就在新的教育征途中落伍,甚至被淘汰。学校应创设学习氛围,生动活泼而又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教师的职后再学习再教育。学习形式可采取培训式、讲座式、讨论式、自学式等。要引导教师学习要放开眼光,自主参与,自己“拿来”,切忌不加分析、不加研究的盲目继承和借鉴。二要注意骨干的引领与示范。三要勤作笔录,勤写心得,结合教研教学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迁移。我校教师普遍缺乏学习的意识,我觉得起初应学校在统一的时间内让所有的教师集中学习,逐步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刊物对自己观念提升的作用。
二、建立教研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研是一项见效缓慢的事业,它不可能即时就产生一呼百应、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前的形式下,做好骨干教师沙龙活动很有必要,在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上要思考其它形式的教师研讨活动的开展,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如何使教师心甘情愿地参与是个难点,因为时间是个问题,教师的精力又是个问题,没有准备的沙龙活动可开展一次、两次,但决不会有生命力;其二,对这支队伍,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既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也要有实际的落实考评。骨干教师理所应当地享受一些待遇,但骨干教师无终身制,其荣誉称号要有考评机制。这样,以骨干教师队伍的提升来带动全体教师队伍的发展。
三、加强管理者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教研运行机制中,管理者(指业务管理的所有人员,下同)是事业起步、发展和变革的策动者,他的智谋和才能,是带动全局的关键。吴永军教授说: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关键,没有它,校本教研只能低水平重复,更可能流于形式。专业引领既可以是大学和教科院的专家学者、教研室的专家和教研员对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对教师的指导。所以,业务管理者要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要作为整个教研行动的楷模。首先,管理者应该是一个科研能手,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教师间有较高的威望。这样,他才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其次,管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就是说,他不仅要成为一个科研能手,而且还要成为一个管理内行。他还需要把自己的文化素养(知识业务素质)、为人教养(思想道德素质)同组织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在实践运用中,转化成一种指挥才能。只有这样,他才能统领全局,带动全体,激活整个教研机制。因此,管理者素质的强化与提高也是开展校本研究活动的关健。
四、校本教研管理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
校本教研首先应该属科学管理,因为科学管理以事为中心,重视原则,重视策略,重视制度,重视解决问题。具体表现为:要制定实施方案、要提出目标要求、要明确部门职责、要组织贯彻执行、要进行评估反馈、要建立激励机制等系列的科学管理行为等等。校本研究更要重视情感管理,情感管理要以人为中心,重视情感,重视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要予人关怀、信赖、支持、理解、尊重,善于激发人性的美好层面。在教研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狠抓制度,建立完备的科学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十分重视情感管理,弘扬教师的主体地位,肯定成绩,鼓励成果,激励创造。只有将二者高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集中发挥管理优势,教研工作才能真正开创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