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陈柯>> >> 正文

【原】仔细聆听,由心鼓掌

发表日期:2017/9/25 14:57:50 作者:陈柯 有634位读者读过

各学科的《课标》实施以来,广大的教师都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努力尝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想尽办法把课堂教学的气氛创设的轻松而愉悦。从本质上来看,值得提倡,但是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育教学本质就不太可取。我们在很多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的课堂上都有过这样的发现,上课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主动的启发学生:“看,××同学回答得真好,让我们送点掌声给她(她),怎么样?”随后,教室里噼里啪啦的掌声响起,面对这样的掌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值得思考。

     “掌声响起”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表面上看秩序良好,气氛活泼,个人认为,虽然学生的掌声事情虽小,但背后的问题是:学生是真心的响起掌声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向学生“要掌声”,就向某些台上的演员向观众要掌声一样,这样有意义吗?美国著名的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批判过教学中的娱乐倾向。我们承认教学中是需要寓教于乐,但此乐非彼乐。波兹曼在研究了摇滚音乐会般的教室等现象后提出,教师们得出一个结论,即吸引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是娱乐。可能很多的教师会这样的认为,课堂上教师邀请学生“掌声”的行为,简直是小题大做。我个人认为纯粹以激发学生情绪为目的的掌声,是在向学生暗示一种哗众取宠的娱乐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健康。在教师的全力启发下,掌声响起来,响起的不是一种对他人的欣赏和祝贺,而是一种影响教学的“杂音”,也不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现。     

 就如《课标》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对学生做到“针对性的、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在此前提下,教师应该潜下心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评价规律,用智慧和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让课堂教学在快乐和诗意中穿行,激发出学生真正的精彩,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同伴或他人鼓掌。

    数学活动中,多次聆听特级教师贲友林的观摩课,在贲特上课之前,他总会和学生闲聊,拉近和学生关系,在有意的看似和数学学习无关的问题中,潜意识渗透接下来的数学课堂纪律和习惯,比如一开始因为陌生,学生不敢回答贲特的问题,但这时如果有同学举手,不管回答的怎么样,贲老师都会停顿一下,继而提示应该为他的勇气鼓鼓掌。接下来的闲聊中,贲老师会发动学生,为他们的声音响亮、回答的有道理、回答的有思考性、补充的完整等各个原因热烈鼓掌,整个过程大约5-8分钟,由一开始需要老师提醒鼓掌,到后面老师停顿学生反应过来要鼓掌,到最终学生在某一位同学回答完问题后迫不及待地鼓掌,看似是鼓掌的问题,其实是学生在不在思考,能不能认真听的问题。

    我想,课堂上学生能在仔细聆听身边同学的发言后产生思考,自发地认同地鼓掌,是需要老师的引导,蕴含着老师的智慧,这掌声送给了老师,更多的是送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和认真听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