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7/9/25 16:43:50 作者:蒋珊珊 有517位读者读过
《拉萨的天空》全文紧扣一个“蓝”字来写,通观全文,一个“蓝”字贯穿始终,湛蓝、蓝宝石、蓝天、蓝得令人神往、蓝晶晶,作者浓墨重彩去描绘眼中溢满的“蓝”,让人无限神游于拉萨的天空上。
我在教学本课中,抓住这一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让学生去体验感悟这些佳句,激发学生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如教学“掬”——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让生思考这个字为什么是“提手旁”?用动作去体验一下。于是学生用手作出双手并起、高高捧住的姿态,在直观的教学中他们立即理解了:“掬”就是捧起的意思。再如教学“蓝晶晶”一词中的“晶”,学生对这个品字结构的“晶”字特别熟悉,于是我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去教学这个字——晶,虽然由3个“日”字组成,但是它代表的是天上亮闪闪的星星。一颗又一颗的星星,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这样奇妙,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深一层。文中的“蓝晶晶”“特别特别的蓝”,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在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们兴致勃勃,他们说出了红通通、黄乎乎、绿油油等词,接着我又相继出示了几个品字结构的字——“磊”“众”“淼”,学生们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生们朗朗的吟诵中,课文的主线已了然于心了。
当然,我在这课中的设计仍然有一些感觉不够到位的地方:教师讲的内容过多,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教师语言太碎,评价语言没有多元化,也没有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也是不到位的。整个环节不紧凑,毛病很多。以后要多反思,才能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