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发表日期:2017/11/16 17:39:46 作者:杨晨 有639位读者读过
《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从徐悲鸿为何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和励志学画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构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的思路基本清晰,教学过程清楚,但是上课的一些细节和技巧还需注意和加强。以下我进行几点反思。
首先在识字教学方面,一类字和二类字没有用有颜色的字标明提醒学生注意,导致在示范写字部分浪费了大量时间,后面的精读时间紧迫,整堂课感觉前松后紧。词语朗读时没有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学生只是扯着嗓子读词,没有达到识字会意地教学目标。所以以后要培养学生对于生词的注意,在上课时把本课的生词解决,完成知识与能力里学会本课生词的教学目标。学生写完习字册后应当及时点评,加强学生对字结构的认知把写字的教学效果放到最大。
其次,在指导朗读的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朗读的关键字和重音,但是在强调关键词的意思时由于自己对词语的不理解把学生引向了错误的地方。对第一位学生的大声朗读没有进行及时地纠正,导致后面的学生一味通过把声音吼出来来表现外国学生的无理和傲慢,忽视了语言的主人是一位学生,与没有素质的人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应当引导学生用平和的语气加上重读去读出外国学生的偏见。在学生“浮夸”的朗读后,课堂其余同学嬉笑也没有进行及时地控制,教师的声音被淹没,课堂氛围过于热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后面的教学。因此,在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和阅读的指导上还要多多请教和锻炼,经过听课和网络学习加强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
最后,利用文章标题向学生提问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上还要多花些功夫与精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公开课的反思,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