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课题研究>> >> 正文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发表日期:2007/11/19 10:51:03 作者:无 有1074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9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这对于指导今后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农村小学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呢?笔者以为,其核心问题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农村小学由于生源的逐年减小,教师配备也相应逐年减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小学办学的现实越来越要求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多面手”、“万精油”,然而由于工学矛盾突出、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学校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小学逐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的“真空地带”。众所周知,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成长在现阶段的教学环境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但是,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在岗培训。因此,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体制的构建无疑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当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

我校曾开展市、区级课题的研究,而后又开展了教学基本功、学科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全员培训等教师培训活动,应该说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师德素养方面:工作认真耐心,对学生严中有爱,一心扑在工作上,能为人师表。业务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丰富,并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全校有5人取得本科文凭,48.9%的教师大专以上毕业,有15.3%的教师本科在读。教学基本功扎实,我校曾获得南京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集体。有5人获区带头人、标兵称号、15人获区骨干教师,1人获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多名教师获区教学赛课一、二、三等奖。可以说在农村小学中我校教师的素质是算好的。

但是我们的教师普遍感到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等还不够。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课程即教师”,即教师角色由教学情境的“支配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平等的“对话者”、知识的“生成者”,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特别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么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每一位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不断获得专业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校本教研能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将教师的自修自研、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教师个体的自学与研究相结合,是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合适路子。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 “校本教研”

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融学习、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校本教研的途径与策略”

所谓“校本教研的途径与策略”,就是学校为了改进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运用可行性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3、“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就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是为了满足、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而组织进行的有效的以校为本的研究,它必须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的相互结合来展开。

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要求教师不应该是知识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更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通过写即时案例、教后记、教学随笔,进行反思,以便于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不断增强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

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还要求教师在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要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学校通过学校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技能训练、专题研讨和理论学习等注重实效的同伴互助活动,能形成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组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互动研究氛围,能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如果说校本教研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教师与专家的互动中,一次次平等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升华,必能让教师感受理性与智慧的碰撞,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必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设想

1、终身学习理论为校本教研提供了理论支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完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学习。”

作为学校的教师,担负着指导他人学习的职责,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2、成人学习理论揭示了教师具有自修自研的能力。

教师学习是成人的学习。根据著名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家诺而斯提出的“成人学习的基本预设”:(1)教师有清晰的自我概念,有自我导向的学习倾向与能力;(2)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本身即可以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3)教师的学习准备与其社会角色的发展任务相关;(4)教师学习的取向不是学科中心而是问题中心,强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5)教师学习倾向于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6)教师拥有认知需求,在他们学习之前,需要了解为什么需要学习。

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要让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培训中要尊重教师,尊重他们的经验、学习方式;而且感受到教师是自学者,他们具有自修自研的能力,他们通过自我建构来促进专业成长,他们的专业成长具有自主性、个性化。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为教师主要以自修自研方式促进专业成长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须接受的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能构造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只是接受他人的知识。所以,知识不是简单地从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建构的。如果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成为好的问题提出者和问题解决者,课堂环境和成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能提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愿意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学生和自己的努力看作是进步中的尝试,而不是最终结果,那么,学生身上也很可能具备这些品质。

显而易见,教师专业发展中知识传授的方式不能带来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师要能将建构主义的方法应用到课堂中,必须接受建构主义思想指导的专业发展。建构主义的专业发展包括行动研究,与同事进行教育理念和行为设想的对话,对实践进行反思等,而所有这些方式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自修自研的途径进行。

四、研究目标:

“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其任务是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惟有这样,才会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获得新生的过程,从而使校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沃土。具体目标是:

1、通过研究,让每一位教师学会利用校本教研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深刻感受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2、通过研究,认识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局限性,并且能通过自己的自修自研来加以弥补;

3、通过研究,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课例。

4、通过研究,教师能习得、发现、交流教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增加教育教学智慧,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内容及措施

1、学习与思考新课程新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问题转化为课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效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

2、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和策略研究。

1)校本教研支持教师学习的研究。

校本教研比现在教学状态中的教研活动更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爱好选择学习。从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学到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计、方法及一些缄默知识。

如何来开展校本教研?首先要研究学习内容获得的途径。我们预设以下途径:

*学校推荐。学校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到有关网站、书店搜寻,将好的、新的学习内容介绍给教师,引导教师学习,方便教师学习。

*同伴推荐。教师随时可以将看到的好的学习资料推荐给同伴。

*个人自学。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中,找到能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内容进行学习。

其次,虽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出于自觉自愿的,但教师的工作较忙,学校为了保证教师学习的数量和质量,有必要研究学习的检查、督促制度。我们预设以下保障制度:

对于学校推荐学习,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检查;对于同伴推荐学习,可以通过统计读的篇数来检查;对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可以结合学期教科研考核积累的资料检查来检查。

学期结束前做好校本教研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并入教科研工作考核。

2)校本教研支持教师和同伴、专家对话交流的研究。

校本教研是一个很好的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和同伴可以通过互相面对面讨论等途径进行对话和交流。对话、交流的预设方式有:在学校开辟的主题论坛上读帖、发帖;在专家或同伴主持的论坛上读帖、发帖子;可以在论坛上建立自己的主题发帖、读帖;可在理论学习之前准备好自己的想法、观点或问题,在学习时提出来,同伴共同讨论等。

为了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增加研究的氛围,课题组可以根据我校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分别开辟相应的主题开展对话和交流。对话、交流的内容包括优秀课例、教育教学工作反思、案例分析、论文、研究报告等。

3)教师自修自研的研究。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靠实践性知识保障的,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缄默的,隐含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景性的和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只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根据顾泠沅先生主持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的调查发现,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36.7%)、身边经验丰富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35.7%)、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21.6% )。这些在具体课例中进行的实践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最大。所以,我们觉得可以通过下面几种实践研究的途径来弥补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局限:

① 同伴互助

*备课组活动:上同一教材的老师坐在一起共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学生学法、教法,以提高备课的质量。学校组成集体备课组,对上课内容集体讨论、单独备课、轮流听课、二次上课,教师们共同提高。

*教研组活动:同一学科或邻近学科、临近年级的老师组成一个教学研究小组,经常(每周至少活动一次)在一起学习,互相说课、听课、评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并反复试教,直至解决教学问题。

*问题解决(课题)小组活动 :问题解决小组(课题组)往往就某一共同问题组织相关的人员集体攻关。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问题,找准问题的结症,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计划,再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改进。教研组和课题组往往结合着开展研究活动。

*拜师学艺制度:选择本校或外校优秀教师分别与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结对子,使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把握好新教师的“入门”关、青年教师的提高关、骨干教师的发展关。为扎实开展这一活动,学校要签定师徒结对协议,规定学艺内容和要求,经常组织交流,每学期都要进行考核。

② 教师个体自修自研。

教师的自修自研更多地是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A、教师如何反思?我们认为可以分别采用下面的方法,或将下面的方法结合起来反思。

*请别人评课。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教师请有经验的老师、同伴评课,认识自己教育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好方法。所以,无论是教研组活动、课题组活动,还是拜师学艺活动,在每次听课后,都要求组织评课,肯定好的理念与做法,提出不足,对执教老师今后的教学改进很有帮助。

*自我对照反思。根据拍摄的课堂实录反复看自己的教学情景,或根据自己教学后的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想出解决的办法,再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解决。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主要形式为撰写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3-5篇教学反思,字数不少于200字。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在期末进行检查。 

积极倡导以个人反思为主的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本学期,学校对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提出以下要求:

1)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

2)读一种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刊物;

3)写10000字以上学习笔记,写5篇以上学习心得;

4)围绕学校承担的教科研课题,参与或主持一项课题研究;

5)承担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任务,主讲一次公开课;

6)通过学习和研究,发表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事件反思法。即将一时无法解决的而又对教育教学影响较大的事件的经过详细记录下来,发到网上寻求解决的办法,或带到同伴中相互交流,或放置起来等到下次解决。

B、反思要注意什么?

*为了求得更多的意见、建议,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提供给大家参考,我们可以就教学中某一突出的问题或表现,撰写成文,促使将缄默的知识不断显性化,发挥交流的功能,扩大缄默知识的传播范围,有利于促进自己和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不断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我们应强调反思后的行为跟进。反思结果不断落实在教育教学行动的改进上。

*为了促进教师经常进行教育教学理念及行为反思,以至养成习惯,学校还应该研究一些保障措施。如经常听教师的课,以前后听课的情况,判断教师是否经常反思,反思是否促进了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学校将进行一些检查,如备课本上是否留下反思的文字等,并将检查结果和教师的考核、奖励挂钩。

4)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

 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保证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目标的落实,学校每学期还应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考评。根据“结果驱动教育”观,学校应根据该教师所教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评价。

 六、研究对象:我校全体专任教师。

 七、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校本教研的文献资料。

2、调查法。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实际教学问题的调查,用问卷、访谈等方法。

3、行动研究。本课题中的行动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教师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自己专业成长中碰到的问题。即教师从自己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然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尝试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思与改进。另一层意思是整个课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即我们从教师自己提出的专业发展计划入手,找出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内容。接着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计划及每学期的研究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修整计划,使之逼近问题的解决。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当然,两层次的行动研究流程都是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

4、个案研究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八、工作步骤及措施:

1、制定方案阶段(2006.102007.2

查找所要研究问题的资料,进行学习,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的方案,并进行论证,争取专家指导。

 2、具体实施阶段(2007.3-2008.12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专业成长需要每一位教师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争取领导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及教师的积极参与。

以学期为阶段开展行动研究,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进行阶段检测、小结,并不断调整方案。

 3、结题阶段(2008.12-2009.6

 对所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评价,写出结题报告。展示研究成果,邀请专家鉴定。

九、预期成果的表达形式

结题报告、论文等。

十、课题的组织保证:

   长:杨祥明(主持课题研究)

 副组长:张贤伦(课题规划、布置实施)

甘庆军(具体负责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总结)

贾天春(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 

  员:茅洪锋 王生龙 陶俊 夏正 李强 谢强龙 郭玉祥 

十一、研究经费

学校将满足课题研究的所需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