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课题研究>> >> 正文

《 “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发表日期:2008/9/8 10:23:40 作者:无 有1172位读者读过

“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湖熟小学教科室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标准要求着我们

随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课堂环境的创设,对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课堂教学的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课堂环境也是一个文化场,它渗透着的文化气息,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课堂环境文化的创设,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品味的提升。

2.学校的内在条件促使着我们

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内涵,塑造学校良好声誉的重要工作,我校全力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由校长室直接参于研究,教科室负责课题管理,定期开展活动,及时总结阶段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调整研究方向,使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化、网络化、常规化。200510月,市级课题《乡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潜能培养的个案研究》成功结题;200612月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顺利结题;200610月市级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成功立项,并顺利通过市专家的论证,目前正处于有条不紊地研究当中。2007年区级《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成功立项。近三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精良教研成果显著,教师论文共获国家级奖16篇,省级奖50多篇、市级奖40多篇、区级奖50余篇。近30名教师的论文在省市及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2007年度教师申报的个人课题有2个在市级立项,2个在区级立项。2008年度有3个市级个人课题被推荐(《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申报。区级课题有11个个人课题立项。

3.“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研究为我校教育发展带来生机。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由于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从根本上讲教育的规律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探究教育自身规律时,不能离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近三十年来,脑科学研究突飞猛进,每隔十年都会出现重大的突破,有关脑的研究和成果,对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机遇。加之“神经学”、“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成熟。

在这种背景下“友善用脑”应运而生,它将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的实践,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路径。

2003年“友善用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北京地区也实验了五年,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促进了实验地区与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二.研究意义

1.“友善用脑”是深化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虽然认同了新课改先进教育理念,却缺少具体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友善用脑” 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为老师、家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育与教学思路与方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简便高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友善用脑”必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2.“友善用脑”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源。

  “友善用脑”以科学、系统的理论为支撑,围绕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把脑科学的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策略,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友善用脑”的研究必将加快我校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我校教育的品质。

3.“友善用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效率。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学习效率的问题,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被动学习的局面。“友善用脑”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通过脑科学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有机结合,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科学地提高学习效率。“友善用脑”将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法宝。

三.研究目标

通过构建课堂教学环境文化,创设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情境,营造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宽容、激励、安全的学习心理氛围,有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它教学技术与设施,关注教学卫生,建设整洁温馨、舒缓情绪、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

四.研究内容

1.“友善用脑”理论形成与发展以及它在新课改中作用的文献研究

2.我校教育教学中不符合“友善用脑”理论的现状调查研究

3 .对部分学困生学习课堂开小差的调查研究

4.“课堂环境的创设”在小学语、数、外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5 .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堂环境的创设研究

6  .创设课堂情境的研究

7.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

8.对物态环境的研究

五.研究的重难点

1.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

2.课堂环境的创设在小学语、数、外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3.  通过“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研究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我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初期,通过座谈、听课等形式调查课堂教学文化的现状,随着研究的深入,经常性地了解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我们的实践研究的评价及建议。

2、文献资料法:课题组的人员要探索尽可能多的相关论著,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找到新的生长点,界定课题,论证课题,研究课题。

3、实验法:在各班开展课堂环境文化建设的实验,取得实验资料。

4、行动研究法: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不断调整研究的策略。

5、经验总结法:鼓励研究人员,针对研究中的成功体验及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七.实施步骤

根据友善用脑课题的特点与本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初步分为两个周期。首轮用两年半时间 (20087月——201012),选取实验班级开展研究;第二轮实验在“十二五”内完成,借鉴前期试点班级的经验,全校所有学生全面开展“友善用脑”的实践研究。首轮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7月——20089):制订友善用脑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织;多方合作,确定实验班级,制定课题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验教师。同时我们运用调查研究法对二至五年级学生学习进行“有善用脑”的前期测定。

2.实验阶段(200810月——200107月):分前、后两个研究阶段。

前期研究阶段(200810月——20098月):向学生与家长宣传,形成共识,取得支持与配合;各实验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梳理并整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校本经验与存在问题;开展课题实验,取得实验数据,整理实验初期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后期研究阶段(20099月——20108月):根据实验班级前期研究状况,调整研究方案,实验班级交流研讨,进行深入研究,精心打造,形成校本特色。主要指向于研究内容过程中教师的探索性行为。

3.总结阶段(20109月——201012月):整理资料,整合资源,提升结论,总结规律,丰富理论,撰写结题报告,组织成果鉴定。

4.成果形式

①形成一支友善用脑教学骨干队伍,各学科出一批有影响的领衔人物;

②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环境创设的成功课型与课例录像

③友善用脑研究个案及教师教学案例、论文汇编;

5.组织保障

⑴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我校特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

①课题领导小组:本校友善用脑课题研究的领导机构,负责课题研究方向,构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确保课题研究水平达到研究标准。

课题主持人:  杨祥明

课题副组长:  茅洪锋

课题负责人:  甘庆军

②课题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课题日常工作,与教育部总课题组联络,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总结、提升、推广研究成果。

课题工作小组成员:  贾天春、王生龙、李强、陶俊、汪太东、石义梅、蒋正亮、张贤伦、夏正、胡广兰、纪兰、杨铭、潘丰琴、林海红、洪琳琳、梁燕

    ③专家指导小组:聘请课题组专家,对我校的课题研究进行工作指导,并负责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⑵学校计划投入充足的课题研究经费,从财力、物力、人员上满足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