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17/11/27 20:30:49 作者:郑承鑫 有968位读者读过
一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试卷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是填空题,第二题是比一比,第三题是画图题,第四题是计算题,第五题是解决问题。内容主要是教材第一到第八单元的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分与合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试卷的特点
试题题型是教材和课堂练习中常见题型,除了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外,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比较直观,学生能够很容易知道题目的要求。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班级 | 人数 | 总分 | 平均分 | 及格率 | 优秀率 | 100 | 99-90 | 89-80 | 79-70 | 69-60 | 59-0 |
一(6) | 46 | 4178.0 | 90.83 | 100.00 | 69.57% | 0 | 32 | 12 | 1 | 1 | 0 |
一(5) | 48 | 4262.0 | 88.79 | 100.00 | 58.33% | 0 | 28 | 17 | 3 | 0 | 0 |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原计划是考察到数学书第57页,即第八单元练习六。然而实际的试卷超出范围了,也考到了一图四式,得数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求未知数。其余的试题都是学生平时在教材和课堂练习中常见的题型,内容也是基础题,难度适中,能考察学生对学期前半段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书写、认真学习等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结合平时表现诊断出学生的智力水平。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非文字题错误较少,文字题错误较多。分与合、计算、看图列算式、比轻重、高矮的错误较少,将物体分类、数数、和判断位置关系上错误较多。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的第3题失分较多,是我班知识点的盲区。平时填数轴都是数字按顺序排列的,一个一个地数。而这次的数轴并不是所有的数字都出现,学生没有明白一个刻度对应一个数字,哪个括号对应哪个数字,只是一味机械地顺着填下去。仅仅填数轴就有很多学生扣了4分,这也是我班没有满分的主要原因。横向比较平行班,由于教师曾经讲过类似的练习,几乎没有学生扣分,可见教师要多多钻研练习题,涉猎要广,充分利用变式,打开思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第三大题的第2题“在 下面画 ”。其中,“ 比 多3个”具有迷惑性,错误率最高,误以为是“ 比 多3个”。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对文字的理解力弱,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逻辑思维需要加强。
第五题的最后的排队问题有一定难度,跟平时的排队问题有所不同。平时是“某人的左边有几人,右边有几人,求一共有几人”,此题是“从左边数,某人排第几,从右边起,某人排第几,求一共有几人”,但方法都一样,都可以通过画图解决。
四、思考与改进
1.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多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2.课堂上对于书上的题目,多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的广一点。对于难题,多培养分析题目的思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呈现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培养细心做题习惯。
3.加强学生生活经验,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4.利用课后进行辅差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即使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然后做一些典型的、经常出现错误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