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张晶晶>> >> 正文

九加几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7/12/31 23:08:07 作者:张晶晶 有931位读者读过

今天听了郑老师一节数学课,受益匪浅,专门去查了这节课在一年级数学中的地位: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这节课体现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郑老师通过小猴过生日这个故事创设情境,贯穿整节课,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小朋友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没有教过低年级,我非常不理解如何能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发现数学规律,而不是我硬教给他们,这节课我见识了真正数学老师的功底,郑老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小朋友体会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小朋友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朋友们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个过程做到让小朋友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课在设计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看到图说说图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讲,本课尽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等方面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接着数的,还有的是用“凑十法”算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