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陈柯>> >> 正文

【原】《9加几》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7/12/25 19:26:04 作者:陈柯 有629位读者读过

    听一年级数学《9加几》。整节课教者能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的方法,给孩子交流表达的时间,并利用课件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疏理,帮助学生努力形成相关学习经验与方法。

 1.激趣引新环节简洁明了,以10加几的口算引入,为新知铺垫。9加几的新知学习最终就是要利用凑十法转化为10加几,所以用这样的口算引入非常自然。

 教者在这个环节又加了一道9+1+3的连加题,它恰与例题9+4所需要的凑十法暗自相吻合。不建议在这里安排这一题,因为它会给学生明显的暗示,从而框住了思维。事实上在新知学习中学生几乎都用的这一种方法去思考的。

 其实此时,教者用语言过渡便可能:小朋友都觉得10加几的计算非常简单是吧,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加法,它可没有这么简单哟!孩子会因此充满好奇与想要挑战的热情,从而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所以教师语言的转承启合的诱导很重要。

 2.大胆尝试环节,教师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自已想办法去尝试解决新知。

 这个环节尝试到什么度是我们要课前思考并确定的事。放也需要根据孩子的知识基础有层次地放,引领的问题是关键,要便于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尝试一定要有思维的含量。

 因为教者引新环节有明显的暗示,所以孩子们几乎都想到了凑十法,整节课仅围绕这一思路去说想法。教学目标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并没有得到体现。很多孩子通过数或学习之前已能算出结果,所以列式时就把9+4答案13说出来了。如果教者此时追问:“9+4”真的等于13吗?你能想办法来验证吗?然后给孩子充分的尝试时间,相信方法的多样化一定会出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方法的优化,在比较中体会凑十法的好处。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得以拓展,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用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

 3.多维疏理,重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层次疏理。这节课疏理时,第一个层次可以在例题与试一试三道题学习后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相同点,都是“9加几,正好揭示课题,并引导观察为什么第二个加数都分成了1和几?让孩子明白9加几时,要凑成十,少1,所以第二个加数都要分成1和几,便于让19凑成十。第二个层次可在完成想想做做后把9加几的算式都列出来让学生观察又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发现9加几的结果都是十几,而且结果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此时再追问:为什么结果个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加数少1呢?孩子们在比较中发现因为这个19合成了10,所以结果的十位上是1,结果都是两位数。这样疏理下来,孩子们一定会对9加几的算理有更深刻的体验。而且接下来的运用环节,可以让孩子直接利用这个9加几的计算规律,很快报出答案。

4.灵活运用环节,要把教材当成素材,有选择使用,灵活运用重在变式,不用教师引导学生就会的不要出现。这节课上在变式上也是比较关注的。像9+1+29+3这样的题组,让孩子在对比中感悟,算9+3,只要想9+1+2就行;然后再结合凑十法及结果和第二个加数的关系,快速准确地获得答案,再利用本课新获得的计算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节数学课,思维是灵魂,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的核心。要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方法与活动经验,让每个孩子在数学课上都真正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