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 >> 正文

《送你一个书签》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表日期:2018/4/30 16:43:26 作者:王慧君 有542位读者读过

《送你一个书签》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目标:了解书签的特点、作用与基本设计制作的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书签制作的“变法”,能在外形、材质和方法寻求变化,创作出富有文化气息的趣味性书签。

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感受小小书签带来的生活情趣,了解书签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爱好。

教学重点欣赏书签丰富的造型和画面,了解书签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史,掌握书签设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书签外形、材质、方法上寻找变化,探究趣味性书签设计与创作的方法。

一、实物导入 初步了解

1. 什么是书签?

师: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投影仪上直接展示古代书签实物)喜欢的同学可以上来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直接由古时实物书签导入,让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的环节中开始对书签进行解读,从不知道是何物到慢慢知晓,书签的历史文化背景一点点地渗透在其中,学生始终充满了好奇,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2. 书签的文化与背景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读书当做是高雅和神圣的事情。据说,古代有些文人墨客,在读书之前先要洗手,表示对书的尊敬。他们认为,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T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

师:还有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PPT意思是读书的人,能变得聪明,显露出特别的光彩和气质,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瞧瞧!爱读书的人,都是爱动脑的聪明人,所以,我们都要做个爱读书的人才行哦。古人非常聪明,自从他们的书从竹简改成纸张后,为了方便阅读,想了很多办法在书上做标记,猜猜他们想出了哪些方法?如果是你,会怎样来做标记呢?

生:折角、放根绳子或者夹东西……

师:瞧,他们用这样一根铜条,压在书上,十分平整,再大的风也吹不动它。休息的时候,可以这样夹在里面,下次打开也十分方便。(PPT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纸做的书签不仅方便、轻巧,还容易保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纸上随意的“诗书画印”做装饰,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情趣。告诉你们,这种形式的书签,早在宋朝就开始流行了,书签伴随着读书人爱书的情结,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设计意图:从读书的诗句引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巧妙地引入书签的作用,把书签与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把书签的文化背景展现了出来,课堂里流淌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欣赏交流 深入了解

书签的发展与演变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书签,来读读这些老书签上的故事:看一看这些书签上画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

1.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和舞蹈(PPT

师:漂亮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

2. 西游记(PPT

 师:仔细观察,认识他们吗?是呀,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这些书签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里面的故事人物。

3. 毛泽东、雷锋书签(PPT

 师: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这是老师小时候常见到的书签,那时候的人们常常会用一些名人名言做书签,鼓励自己。

4. 旅游书签(PPT

师:聪明的人们,还会把旅游的门票改成书签,这样书签就多了一份美好回忆。另外,人们还别出心裁用剪纸、照片的方式来制作书签。(PPT这样书签的表现形式就越来越丰富了。

师:你看,小书签,大世界。它不仅漂亮,还藏着知识,藏着美好的故事和回忆。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书签,更是一件艺术品。怪不得,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收藏书签呢。今天,我们也来设计做一个书签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年代的书签,学生很快了解书签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体会到每一个书签的设计的意图和深刻的内涵,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信息,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很好地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

三、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师:(出示一个空白的书签)这是最常见的书签形式,瞧,它小巧而精致,还有一根细细的绳子,真漂亮!想想,我们可以在上面画什么?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生:……

师:听了这么多,说的都很好,老师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感觉有趣的,都可以成为书签的画面内容,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欣赏一:瞧,这几个书签都画了什么?你喜欢吗?(交流)

师:想画一个试试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些特殊的材料。瞧!衣服的标签!(投影)你看它也是小巧的,也有一根细细的绳子,多像一个书签!老师已经把它们处理好了,你们只要拿水彩笔直接在它空白的地方画上漂亮的画,就是一个美丽的书签了!而且,还很环保哦,开始尝试吧!

四、学生作业 初步尝试

在老师发的现有的服装标签上设计一枚自己喜欢的书签。(5分钟)

初次尝试后简单点评,鼓励作业中有创意的设计,及时发现构图、色彩上的问题加以改进。

五、再次欣赏 拓宽思维

师:在书签上画画,很有意思,你知道怎样可以让它更美,有什么有趣的方法吗?别急,我们再来看这几个书签(PPT。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 动物书签:重点讲解外形的有趣。

2. 文字书签:重点讲书签的设计内容与书之间的和谐。

3. 主题车书签:重点讲内容和画面的统一。

师:看到这个书签,你可以想象主人的爱好吗?别小看了这个书签,小作者可是花了一番脑筋呢!你看他巧妙的把画面分成三层,分别画上自行车、汽车和火车,还整个画了个边框。多漂亮!我猜,小作者一定是个小车迷。

4. 圣诞节书签:重点讲构图的新意。

     师:再来看这一组作品,虽然画的都是圣诞节,但内容和构图都不一样。有的画了一只长长的红袜子,装满了……有的画的是圣诞树,有的画面换成了的人群。再仔细看,他们有的画得满满的,有的空了上半边,有的空了下半边,有的把中间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是作者忘记画了吗?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可以让书签的画面有一种疏密的节奏,特别的美感。

5. 其他书签  重点讲不同的表现形式

师:下面两个书签,藏了些特别的方法,你找出来了吗?对了,一个是用了剪的方法,一个是用了贴的方法。你们看出来了吗?

6. 这是我喜欢的书签

师:老师带来了三个最喜欢的书签,猜猜老师喜欢的原因。

彩虹,书签是我们的眼睛,能表现我们看见的美丽事物。一朵花,一片云,都可以成画。

汽车,书签是我们的一颗心,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有趣、难忘的事情。(故事)

萝卜,书签是我们的一双手,发挥着我们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我们独特创造。你们想再做一个书签吗?

生:想。

设计意图:这里的欣赏用的都是学生的作品,用同龄孩子的作品欣赏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在欣赏讨论中,把书签的制作的方法教给了孩子,打开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创作的思路。

六、现场演示 完善制作

教师演示: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1. 跟这个书签一样,在标签上面做剪贴,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书签的外形。

2. 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彩色纸上画出你喜欢的书签形状,然后剪下来。(演示)还需要做什么?(打孔)演示两只蝴蝶的不同处理方法。瞧!我的书签做好了,你呢?想好了吗?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师:除了这样的标签,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彩色纸,你可以选择喜欢的颜色和方法,再来做一个有个性、有故事的书签!

七、再次作业 展现自我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制作一个书签。

每组发一长折纸,将书签展示于黑板,进行评价与发奖品(书签),最后折成一本书

拓展:有趣的书签。(PPT

1. 课件(儿童画变书签、趣味书签)

2. 实物(蝴蝶)

亲手制作的书签是一份最好的礼物,下节课我们一起做更有趣的书签来送给我们最爱的人!

5. 设计意图:作业展示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书签的文化内涵,从书中来到书中去,整个教学显得非常完整。最后的拓展为下一节课很好地留下了伏笔。

 

八:教学反思:

在了解书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五个方面:1、欣赏各种各样的书签;2、找书签(课前在每个同学的美术书里夹了一枚书签);3、学习使用书签;4、知道书签的形状和图案;5、书签的大小。接下来在制作书签这一环节,我边演示边讲解书签的做法,我本以为学生很快就能把书签做好,可是在制作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丝带穿不好、系不好。结果只有几个同学把书签做好了,大多数同学的作业都还是“半成品”。

这节课我自认为教学环节安排的比较清楚,先欣赏了解书签的基本知识,再讲授书签的制作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自己把该讲的知识都讲明白了,整节课也付出了很多,可是我错了。高效课堂不是满堂讲,不是知识讲得越多越好,知识讲得再多学生接受不了还是达不到高效,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学生会对美术课产生乏味的感觉,会有压力,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没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实现创新教育,实现高效课堂的最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