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姜舒>> >> 正文

学生之间盛行的作业神器,你们班有吗?

发表日期:2018/9/21 8:56:37 作者:姜舒 有1363位读者读过

开学伊始,如何又快又好完成作业,成为热议的话题。把不会做的题上传到手机,就能轻松获得答案,这样的“作业神器”,你们班孩子在用吗?

对学习软件变身“作业神器”,我们老师深感担忧。现在的学生用智能手机很普及,很多家长甚至都不知道孩子是如何完成作业的。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大家都对这种现状深感愤怒和无奈。刚开始的软件,还不能找到完全正确的答案,但却能给出一些知识点的介绍,对家长来说很有帮助。同样,对我们部分教师来说,这个软件也是有帮助的,“以前可能思考很久,现在很简单,用作业帮查一下,就能了解清楚。”但随着软件功能不断升级,现在只要把题目拍下来上传,就能立刻得到答案。学习神器变味成为作业神器,近半年火起来,目前在网络上已能搜索出10多种类似软件。网络带来的便利是不可否认的,但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是否应该进行监管?

我认为这些在线作业软件,应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有关部门应该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仅限于学习课堂知识,将搜索答案的功能删除,也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另外,还可展开付费方式搜索答案,也可减少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这些软件把孩子思考的过程都给省了,长此以往,孩子肯定对这类软件形成依赖,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作为老师,支持孩子不抄答案、看思路的情况下,可帮助孩子更好完成作业,养成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作为智慧教育、信息社会的学习产品,这些软件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对学生来说,在家做题更方便、训练选题更海量,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题,并针对某些薄弱环节选题训练,进行突破。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责任其实并非这些APP,而是使用者的态度、方法以及目的。对那些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做完题目后进行答案对比,可发现错误并重新思考,这时答案就相当于老师的作用;而对能力稍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来说,可能就直接看答案和解题过程了。这样一来,掌握到的知识就很少,仅仅获取答案就会成为弊端了。

我们老师和家长应做好引导工作,一味切断使用不一定恰当。可和孩子商定,要独立完成,而不是遇到困难就去看答案,切勿让孩子养成依赖答案的不良习惯;对老师来说,也要做好引导,更多强调自觉性和主动性督促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分寸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