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许玉姗>> >> 正文

走近透镜的课堂

发表日期:2018/10/31 13:01:46 作者:许玉姗 有1174位读者读过

 《研究透镜》这课是在前两课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现象后,继续探究透镜的折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逐层探究——拓展探究的教学环节,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在问题导入这一环节上,我先提问学生前面的知识,在问学生想不想观察水滴的形状。继续提问:“想玩一玩放大镜吗?”在这一环节中,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浓郁,为后面的探究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在探究过程中,我共设计了四个实验。先让学生从镜片的特点入手,分清凸透镜和凹透镜,再联系实际,让他们找找生活中的透镜,学生根据特点很快就找出了放大镜和近视镜。使课内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以及学科学的重要性。 设计的其他几个实验,逐层探讨,步步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最后通过两种透镜的对比,使学生对两种镜子的作用了解很清楚。达到了教学预期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比,对两种透镜的作用掌握很清楚,特别是研究是否成像时,学生热情很高,当用凸透镜看到成倒立像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顾了做实验,纪律保持不好,有的忘了填写实验报告单,课堂秩序显得很乱。但是,由于前面的环节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的研究凸透镜凹透镜成像的环节没有时间去完成。

但是,这节课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逻辑错误,导致整个课堂显得有点儿乱且没有重点,我在本节课中,先让学生观察了水滴的形状,再去研究透镜,但是学生对水滴的形状没有很好的概念,导致学生对水滴和透镜之间的关系不理解,再导入课题《研究透镜》就显得很刻意,课后反思后觉得,《研究透镜》应该是从“玩透镜”开始,让学生感受两种透镜的不同特点,再去总结两种透镜的特点和作用,然后再延伸到“水滴”也是天然的凸透镜中,就更符合逻辑思维。而且在课堂中,我也忽视了科学课堂语言的科学性,语言过于成人化,使学生有是怕概括特点不具体,不敢发表意见,不敢放手大胆动手操作。

最后,科学课堂中的动手实验只是科学课堂的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师生合作时,尽可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师导生做和谐完成操作。及时对优点作出评价,对出现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