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许玉姗>> >> 正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发表日期:2019/4/1 15:29:05 作者:许玉姗 有1209位读者读过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二部分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初次教学本课内容时,我是按照“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按材料给更多物品分类-口头辨别描述生活中常见8种材料的特点-观察文具盒及文具的制作材料-为特定物品选择制作材料”的逻辑展开教学活动的。在实际执教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到的“天然物与人造物”的相关知识对于他们关于本课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会认为制作“书本”的材料为“木材”而非“纸”,制作“碗”的材料为“泥土”而非“陶瓷”。加上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引导不够有效,课堂上即便在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这一环节讨论了很长时间,在按材料给物品分类这一环节学生对于部分物品的分类依旧不准确,以至于本课后面的内容开展也很困难。在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认知水平反馈而进行了教学设计上的不足的反思之后,我意识到,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较弱,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并判断、描述各种材料的特征”上,而非纠结于“陶瓷”到底是不是来源于“泥土”,“纸张”和“木材”究竟是什么关系。因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描述物品及材料特点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掂”、“听”等多种方式观察制作物品的材料的“颜色”、“孔隙”、“轻重”、“光滑与粗糙”、“是否有光泽”、“是否有斑纹”等多方面特点。在观察的同时配合记录单用打“”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活动结束后在汇报环节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观察的结果。总言之,本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观察方式从多个方面观察物品及材料的特点,即学会一种“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接下来的科学学习,学生对于各种材料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也能够利用已经学到的多种方法去认识、辨别更多常见甚至是不常见的物品的制作材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