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
发表日期:2017/10/30 14:58:38 作者:许玉姗 有616位读者读过
10月26日,参加了江宁、溧水和高淳科学三区连片教研,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感触颇深。
第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年多的时间听了很多的科学课,但是感觉越来越迷茫了,我们的科学课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是做实验的课?是动手的课?还是学科学知识的课?听完之后,我觉得我明白了。科学课堂不仅仅是做实验,现在的课堂我更多的是让学生按照步骤做实验,做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很开心,但是做完之后呢?学生到底有没有懂得做这个实验的意义在哪里,这真的是一个问题,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不认为是在做实验,他们就觉得是在“玩”,这种理解很容易让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只关注到“玩”实验的部分,导致他们并没有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所以,做实验只是我们科学课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做实验越俎代庖,我们科学课的重点应该是教授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与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科学课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书上的单调的内容,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会发现,苏教版的教材有一些编排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备《研究透镜》《热的传递》等课时,可以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获得思路,以确保整节课的逻辑思维的正确性。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真的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真难,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前后关联,理解教材编排的意义,以理解教材内在的逻辑思维。
第三,学生语言的表达更重要。这样的四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语言,教师在科学课堂注重自己语言科学性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教师不厌其烦的纠正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用规范的科学语言如:“我发现第一杯茶是……”、“我用……感官发现了蜡烛……”、“我们小组发现……”科学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科学严谨的,但是又不应缺乏趣味性,因为本身科学知识就很枯燥。
科学知识是严谨而乏味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有实验的存在,但是在做实验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